公路,到此為止!

責任主編:張心華

周聖心老師清大演講實錄

清華學院厚德書院的海岸線小組,為了推廣阿朗壹古道的議題,在學院舉辦了兩場演講,繼5/24屏東環盟洪輝祥老師之後,第二名講者是千里步道的周聖 心執行長。聖心老師因為參加步道運動而與阿朗壹結緣,不論是獨自一人,或是帶著監察委員、政府官員來視察,至今已經走了五六次古道。阿朗壹十年內的種種細 微變化,點點滴滴沉澱在心底。

小組先是播放阿朗壹相關的影片,再請講者開始慢慢說故事。影片是由民視「異言堂」所拍攝的「再見 阿朗壹」。片中講到了居民對於公路的期待,希望公路可以更方便居民從旭海到台東市就醫。部落中少數人卻說出了對於生態與地景的擔憂,希望可以用生態旅遊的 方式讓遊客獲得深度的體驗,做一種可能少量,卻能夠長久經營的經濟模式。

聖心老師從阿朗壹民國91年的環評通過開始,細講92年的轉機、96年公路總局將道路切成六段發包、道路的完工狀況、南田村在道路前後的變化、98 年環差分析中,農委會接受陳情、環保署角色錯亂、營建署的建議、屏東縣政府的掙扎與無奈……一直說到99年通過環差時的悲憤,一路走來,步道上的腳印已經 超過千里。聖心老師的表情有點無奈,卻又不放棄最後的希望:由屏東縣政府將阿朗壹及其附近野溪的集水區規劃為自然地景保留區,給阿朗壹一個永不開發的身 分,永遠避開紅塵中的紛紛擾擾。

除了公路開發,她也提到阿朗壹的高繞點侵蝕問題。一開始,高繞的路只是一條淺淺的泥土路。隨著大家一窩蜂的趕著「看她最後一眼」,不論是步行、單車 客,甚至是吉普車一直開到山腳下……現在的高繞路線已經嚴重侵蝕,每走一步土石就大量崩落。尤其隨著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正是綠蠵龜上岸的季節。若仍遊人 如織,對生態的影響非常大。「之後將朝向一個總量管制的方向進行,」周聖心說,「可能以一個申請入山證的方式,控管每天進入的人數,在敏感季節則應該完全 封山。」

「其實除了阿朗壹,旭海還有很多非常值得一看的景點,像是東園部落、旭海草原、海灘旁燦爛的日出……現在的遊客往往都是坐遊覽車到南田,走四個小時 到旭海,然後就上車走了。把廢氣留給村子,垃圾留在阿朗壹,錢付給旅行社,部落卻什麼都沒有得到。現在部落居民提到遊客都很不高興,因為阿朗壹的存在帶來 的只是污染,卻沒有實質的回饋。」她感慨,「但其實我們可以有一個不一樣的旅遊方式,慢速的,細緻的,用雙腳或單車去親近當地。」

屏東縣政府其實已經開始構築這個計畫,目前已經有預算,要讓旭海部落開始經營共同廚房,提供風味餐;或是培訓解說員,讓來訪的旅客可以直接的回饋到 地方。以及和附近幾個部落共同籌劃整套的行程,規劃出一條完整的路線。「但這需要時間,」周聖心說,但是隨著開發行程的迫近「我們目前最缺的就是時間!」

演講結束後,厚德書院導師鄭揚宜也分享他的心得,表示大學生身為一名知識分子,應該更細緻的去思考這一切,特別是去思考自己和阿朗壹的關係,去思考 為什麼自己要去關心這個議題,「否則就像蘇花高一樣,當地居民一定又說『你們是外地人,不應該插手我們的事!』」。除此之外,各參與者也反應熱烈,有一位 來自大陸的交換生提問說當地居民的醫療需求要如何解決。「從旭海到台東,即使路通了也需要兩個小時,但是現在的199縣道、台九線,只要30-40分鐘就 可以到車城或是楓港,甚至是恆春的署立醫院就醫。甚至是由政府在旭海當地成立醫院,都是解決的方法」周聖心表示,即使道路開通,還是沒有必要到台東就醫。 「醫療的需求其實並不存在。」

而另一位同學也發問說,身為理工科的學生,將來很可能就是在科技廠上班,「我們很難親自下去關心這些議題。」對此周聖心則認為,現在之所以會出現經 濟與環境的對立,就是因為很多的科技人在養成過程中缺乏了人文以及環境的素養。其實如果工程師在設計,決策的時候,能夠多一分考量,站在最後一線的環保團 體就不會那麼辛苦。「夢有多大,心就可以走多遠。像現在慢慢出現的半農半X,就是希望大家在自己的工作(X)之外,還可以關心土地,親近自然。」

最後周聖心拿出兩張路網圖,上面有全台灣的迫切環境議題,環保團體,社運團體,浪遊慢走、生態旅遊的路線,「請大家講一下自己的想法:我能做些什 麼?」最她將地圖送給在場令她最印象深刻的兩位同學。「希望大家『除了感動,還有行動』,沿續青年反國光的氣勢,手護最後的人間淨土。」

轉錄自: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24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arthson 的頭像
    earthson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風之翼。乘風飛翔

    earth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